第78期会讯
第99期会讯
第98期会讯
第97期会讯
第96期会讯
第95期会讯
第94期会讯
第93期会讯
第92期会讯
第91期会讯
第90期会讯
第89期会讯
第88期会讯
第87期会讯
第86期会讯
第85期会讯
第84期会讯
第83期会讯
第82期会讯
第81期会讯
第80期会讯
第79期会讯
第78期会讯
第77期会讯
第76期会讯
第75期会讯
第74期会讯
第73期会讯
第72期会讯
第71期会讯
第70期会讯
第69期会讯
第68期会讯
第67期会讯
第66期会讯
蛋品专业委员会2011年工作总结与2012年工作计划
时间:2012-03-22 来源:本站原创
一、2011年工作总结
1、由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邯郸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十届中国蛋品科技大会暨邯郸国际禽蛋产业博览会》于
此次大会,由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副会长、吉林农业大学副校长
本次大会围绕“展示最新成果、搭建交流平台、科技服务生产、共谋行业发展”主题,充分展示了我国禽蛋行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是政、产、学、研、用云集的行业盛会。在大会期间,还举办了“企业论坛”、“项目招商展览”、“研究生论坛”等多项活动。各界人士围绕我国蛋品行业发展中面临的热点、难点,深入展开讨论,相互交流。会议规模宏大,反响热烈,取得了圆满成功。
2、蛋品科技人才培养大步跃上新台阶。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共培养蛋品科技方面硕士研究生31名,博士研究生8名,博士后3人,外籍访问学者4人。全年共培养人才达90名。培养青年教师6名。2011年通过举办各种类型、不同层次的蛋品工程技术培训,向社会输送合格的蛋品工程技术人才和生产管理人员200人左右。
3、行业服务成效显著,国际国内合作全面开展。
2011年3月,马美湖教授,蔡朝霞副教授,金永国博士等一行4人应邀前往江西省洪门实业集团和浙江省田歌实业有限公司进行科技交流。 在两企业,马美湖一行参观了他们的加工车间、生产线和研究平台,现场与企业董事长和总经理就他们各自在生产加工、产品研发、关键技术环节,新厂房规划建设、产品多元化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沟通和交流,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并与他们就我国目前蛋品加工行业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及下一步技术合作交换了意见。
2011年3月,蔡朝霞副教授前往湖北神地公司进行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HACCP)认证,对公司工厂布局、卫生条件、产品堆放以及工艺设计等方面提出整改意见,并于一个月后第二次前往公司检查整改效果,完成通过认证评估,为企业产品走向国际市场铺平了道路。
2011年6月,华农与神地公司联合开展国际合作,神地杨总带领美国海兰公司总裁来华农蛋品中心实验室考察蛋壳膜开发与利用情况,双方就鸡蛋壳膜副产物综合利用进行了深入交流,达成合作意向。
2011年4月,华农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马美湖教授、杨仁海书记等人前往湖北神地农业科贸有限公司参观学习。深入公司企业车间实地考察了神地公司的溶菌酶、蛋黄粉、蛋白粉生产成套设备,并与神地企业生产第一线技术人员进行了认真交流。
2011年8月,马美湖教授的带领下研发人员12人参加神地公司实习,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实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做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提高研发人员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2011年华中农业大学蛋品团队前往湖北、深圳、江西、浙江、北京、福建、河北、河南等蛋品加工企业共15次,团队参加人数100多人次(含研究生),进行技术指导、或考察调研、或合作服务。同时,2011年接待国内相应蛋品加工企业来华中农业大学前来咨询等30多家。
4、科学研究结硕果,科技水平大提升。
马美湖主持国家863项目“安全、高效食品保鲜新材料环氧乙烷高级脂肪醇(HAOO)合成与天然保鲜剂研究”材料;该项目已经结题,完成产品开发两项。
王树才主持国家863项目“禽蛋多传感器综合无损检测技术研究”材料已经结题,完成多传感器综合无损检测技术,申报专利一项。
王树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蛋壳多孔介质多场耦合传质机理研究”材料成效显著。
蔡朝霞主持校自主创新基金项目“纳米量子点快速检测禽蛋中沙门氏菌研究”。
祝志慧主持校自主创新基金“皮蛋加工料液组分的控制与皮蛋品质检测”。
蔡朝霞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磁性分离和多色荧光标记同步快速识别多种食源性细菌”研究。
邱宁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蛋白质组学的储藏阶段鸡蛋劣化分子机制研究”。
祝志慧副教授(博士后)主持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高光谱的鸡蛋受精信息付钱无损检测方法研究”。
祝志慧主持博士后基金“基于高光谱和信息融合的种蛋受精孵前无损检测方法研究”3万元。该项目正在进行中。
5、科技成果助推行业发展显现,对行业发展起到支撑作用。
华中农业大学蛋品课题组洁蛋加工技术与产品研发取得良好进展,采用安全的表面活性剂结合生物酶等研制出鲜蛋高效清洁消毒剂,采用纯天然的植物提取物为主研制出乳化性、油溶性等洁蛋涂膜保鲜剂,洁蛋洁蛋生产质量控制体系,配套研发的洁蛋生产机械,洁蛋加工进行工厂化生产与市场销售。市场反响良好,很多企业对鲜蛋高效清洁消毒剂兴趣浓厚,与多家企业达成技术合作意向,目前正对具体事情进行商榷。2011年3月,
华中农业大学蛋品团队围绕蛋品加工产业重大关键的应用基础方面科学问题展开研究。如:禽蛋胆固醇营养调控机制及其禽蛋脂质组研究、禽蛋蛋白质产品深度开发与禽蛋蛋白质组研究、鸡胚蛋胚珠结构、孵化信息早期无损检测与应用开发、鸡蛋液流变学特性、冷杀菌及其终端产品开发研究等,以期在“十二五”期间取得显著进展。
东北农大迟玉杰教授团队以鸡蛋清为原料,采用膜技术、色谱技术对溶菌酶进行有效提取,确定其技术参数,溶菌酶活力保持在20000单位以上。以生物酶法水解蛋清蛋白质,优化水解参数,对产品进行精制,并进行生产,可使鸡蛋蛋清蛋白质水解成分子量70%以上为300-1000Da的寡肽,且水解产物氮回收率大于60%,提高其生物活性和利用率。鸡蛋黄中含有丰富的蛋黄卵磷脂,传统提取蛋黄卵磷脂的方法一般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得到的蛋黄油和蛋黄卵磷脂产品不仅活性低、纯度低、有机溶剂残留,而且会造成环境污染。本项目针对这一问题,采用高效萃取技术从鸡蛋蛋黄中萃取卵磷脂,不仅提取效率高、工艺简单、成本低,且纯度高、质量好。以新鲜鸡蛋清液为原料,通过发酵除糖、超滤浓缩、喷粉、包装等生产工艺,满足蛋清粉产品特性要求,凝胶强度在
华中农业大学在蛋品加工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高,团队建设见成效。中心围绕蛋品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在多年研究积淀和团队成员的努力下,2011年本团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蔡朝霞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磁性分离和多色荧光标记同步快速识别多种食源性细菌”经费:20万元;黄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蛋清卵粘蛋白抗H1N1病毒特性及分子机制研究”22万元;邱宁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蛋白质组学的储藏阶段鸡蛋劣化分子机制研究”10万元。
2011年华中农业大学蛋品团队在SCI、EI论文发表在国际上引起关注。本团队在坚持有效支撑产业发展,进行产业技术研发、中试示范情况,把文章写在大地上,同时也注重产业重大关键基础科学问题的研究,以期在“十二五”期间取得重大应用技术突破。2011年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上接受SCI、EI论文突破20篇(截止
6、制订商务部3项标准通过专家评审,上报部领导批示颁布。标准有《蛋与蛋制品分类代码》、《洁蛋流通技术规范》、《鲜蛋包装与标示》3个标准。《洁蛋》有待专家评审。这些标准理顺了蛋与蛋制品分离,规范了洁蛋产品质量标准与流通技术规范,明确了鲜蛋包装与标示。
7、全国蛋品加工行业监测分析与预警工作成效显著。由华中农业大学蛋品团队和吉林大学蛋品团队共同承担的“全国蛋品加工行业监测分析与预警”工作,已向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提出3次蛋品加工行业检测预警材料。向农业部加工局分别在2011年4月、7月、10月提供禽蛋产品加工监测预警发布材料3次,反映蛋品加工行业出现的重要情况、提出预警措施及政策等,受到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领导表扬表扬。
8、学会领导前往华中农业大学蛋品中心指导工作。2011年8月,我会会长、南京农业大学校长周光宏教授利用来华中农业大学交流机会,到华中农业大学蛋品团队指导工作。周会长亲自参观了华中农业大学蛋品研究实验室和加工中试车间。华中农大食品学院潘思轶院长和马美湖副院长陪同周校长参观。周会长鼓励华中农业大学蛋品团队进行蛋品科技方面卓有成效的研发与产业服务工作。
9、其他工作
(1)收集湖北、深圳、浙江、福建、北京、江西等10多家蛋品加工企业加工装备、产品种类、工艺流程和市场数据库。建立国内200多企业、50多高校院所、100多家国外企业数据库。
(2)2011年7月,由湖北省畜牧局主持召开的蛋鸡生产座谈会在武汉召开,中心
(3)2011年8月,
二、2012年工作计划
1、加强蛋品科学技术研究。深入开展蛋品加工业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前沿技术和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究,2012年完成鸡蛋涂膜保鲜剂的筛选与保鲜效果的研究项目鉴定。2012年完成无斑点皮蛋的研究项目成果鉴定。
2、广泛开展合作,积极倡导与引导开展蛋品科学研究,支撑我国蛋品加工产业的发展。蛋品加工行业的发展要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动员和宣传更多的专家开展蛋品科学与技术的研究,以形成更多的成果,推出更多的蛋品科学技术人才,加强同全国蛋品科技专家的合作,邀请著名蛋品加工企业家来本中心(学校)作报告,开展学术与行业交流。争取蛋品科研课题,切实推动我国蛋品行业的发展。逐步组织和支持全国更多的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相关的企业开展对蛋品科技的研究,以促进我国蛋品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甘愿为全国蛋品加工行业的发展作嫁衣,成为奠基石。
3、组织召开“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蛋品科技大会” 即“湖北蛋品文化节”促进全国蛋品行业的发展,开展学术与行业交流。有条件时邀请国外蛋品科技著名专家来华讲学,尝试开展蛋品方面的国际交流。
4、认真开展蛋品加工技术的中试与示范工作,推动我国蛋品加工产业的发展,争取鉴定2-3项科技成果。
5、为学会进一步发展会员,扩大学会和蛋品专业委员会的队伍,尤其是进一步改革与完善专业委员会的组织,尽可能多的把全国蛋品行业科研、教学、开发、生产人员凝集在学会的范围内。蛋品专业委员会将初步方案报学会和秘书处,以让全国更多的人员参与到蛋品专业委员会工作中来。
6、进一步加强蛋品专业委员核心成员的联系,争取每年在不同地点举办一次联谊活动,加强紧密联系,商讨专业委员会相关活动。逐步组织和支持全国更多的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相关的企业开展对蛋品科技的研究,以促进我国蛋品科技的进步与发展。
7、争取举办一期蛋品加工新技术或新产品加工培训班,培训蛋品加工产业技术人员。
8、制订蛋品加工行业标准。目前我国蛋品加工行业标准很乱,很不科学。必需逐步完善我国蛋品加工的标准和产品标准。争取制订2-3项蛋品加工行业标准,以规范禽蛋加工产品市场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