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期会讯
第99期会讯
第98期会讯
第97期会讯
第96期会讯
第95期会讯
第94期会讯
第93期会讯
第92期会讯
第91期会讯
第90期会讯
第89期会讯
第88期会讯
第87期会讯
第86期会讯
第85期会讯
第84期会讯
第83期会讯
第82期会讯
第81期会讯
第80期会讯
第79期会讯
第78期会讯
第77期会讯
第76期会讯
第75期会讯
第74期会讯
第73期会讯
第72期会讯
第71期会讯
第70期会讯
第69期会讯
第68期会讯
第67期会讯
第66期会讯
肉品专业委员会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计划
时间:2012-03-22 来源:本站原创
一、2011年工作总结
1.国内外交流
1)7月下旬,由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主办,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和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九届中国肉类科技大会在大庆市隆重召开,本次会议以“优质原料肉生产、加工与安全”为主题,来自国内外30余所高校和企业的15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美国肯塔基大学熊幼翎教授、美国犹他州立大学Daren教授和南京农业大学张万刚教授分别作了题为“功能磷酸盐和肌球蛋白磷酸酶对肉制品质量调控的机制及影响因素”、“非微生物因素导致的肉类腐败”、“蛋白质氧化和硝基化对钙蛋白酶的影响”的主题学术报告。南京农业大学徐幸莲教授、华中农业大学罗章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所张德权研究院、贵州大学罗爱平教授和八一农垦大学宋大巍教授等15位专家学者围绕“肉类加工技术与新产品”、“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和“肉制品加工”等主题作了专题学术报告。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东北农业大学和八一农垦大学的6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在研究生论坛上作了交流报告。会议还包括了专家企业交流座谈会和肉品加工机械展示等环节。会后,与会代表们参观了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实验室和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本次会议是一次共商肉品加工业科技创新,共谋肉品加工业发展的盛会。
2)8月7至12日,本专业委员会成员徐幸莲教授、章建浩教授、张万刚教授、高峰教授、李平兰教授、李苗云副教授等10余人应邀参加第57届世界肉类科技大会(比利时·根特),并向大会投稿四篇,进行了海报展示。本次会议以“全球肉类生产、加工与消费挑战”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600余名代表参加,参会人员充分交流了肉品科学和技术革新的最新信息,重点讨论了肉品科学与发展所面临的全球性挑战。
3)6月中旬,李春保副教授应邀参加了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第20届肉品专业委员会会议(日内瓦),会议讨论审议了UNECE鹅肉、马肉、小牛肉、零售分割肉和可食性动物副产品标准,这些标准将于2011年11月份获得UNECE的官方批准而被采用,成为新的国际标准,同时此次会议还讨论了UNECE兔肉和UNECE驯鹿肉标准的制订事宜。
4)邀请国际著名学者开展学术交流,11月下旬邀请营养基因组学创始人、荷兰瓦赫宁根大学人类营养学系主任、荷兰国家营养基因组中心主任Michael Muller教授来国内交流指导,其受邀做了题为“Nutrigenomics-past, present and future challenges:We are what we eat and have eaten”的学术报告;9月初邀请《Meat Science》期刊副主编、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Elisabeth J. Huff-Lonergan教授来国内交流指导,其受邀做了关于科技论文写作和肌肉嫩化机理方面的学术报告。
5)7月下旬,研究会成员主持召开了公益性行业科技专项《肉类生产与加工质量安全控制技术》2011年进展交流会,项目主持单位和参加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和团队成员约40余人参加,会议主要讨论了2011年上半年项目总体执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商讨了本项目涉及相关技术的进一步研发和推广计划,此外对项目各承担单位之间的交流机制、行业专项与产业体系相关工作组织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6) 11月上旬,本研究会会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周光宏教授出席了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八届年会暨第六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并与美国食品科技学会主席Roger Clemens博士共同主持大会会议报告。
2.积极为行业发展献计献策
1)2011年研究会承担完成了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中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项目”中的子项目-“养殖产品加工与动物源食品安全战略研究”,对我国肉、乳、蛋及畜产副产品生产、加工、消费、产品结构、科技、装备、管理及政策等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同时对比分析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我国今后20-30年内畜产品加工与动物源食品安全保障战略措施,为国家或地方的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2)本研究会会长周光宏教授于9月中旬出席了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在京组织召开了《肉类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专家论证会。周光宏教授为专家组组长。专家组一致认为,肉类食品关系国计民生,产业链长,涉及部门多,可持续发展和安全问题至关重要,建议国家相关部委要加强协调,确保《规划》中扶持政策的落实,《规划》将对“十二五”期间我国肉类加工业健康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专家组建议尽快修改完善《规划》并发布实施。
3)周光宏会长作为总协调人,组织全国范围内肉、乳、蛋、水产品的优势力量,协助科技部启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动物源食品安全加工科技工程”。
3.积极承担各级项目和课题,科研成效显著
1)本专业委员会许多成员参加了公益性行业科技专项-“肉类生产与加工质量安全控制技术”项目的研发工作,充分发挥团队优势,联合攻关,取得了一系列系统创新的研究与成果;
2)本委员会成员积极申报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并获得多项肉品加工与与质量控制方面研究的立项资助。如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宰后肌肉蛋白质氧化对肉成熟的影响机制研究”、“猪宰后肌肉骨架蛋白质变化与持水性的关系”、“低钠条件下肌球蛋白热凝胶形成机制的研究”、“动物血浆蛋白与肌原纤维蛋白的相互作用对低饱和脂肪酸乳化体系稳定性影响机理研究”等。
3)团体会员江苏雨润食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成功申报了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牛肉品质智能分级系统示范与应用”、农业部农产品产地加工技术集成基地建设项目“农业部猪肉产品加工产地加工技术集成基地”、973计划项目“肉食品中微生物控制关键技术的研究”、江苏省农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基于物联网的生鲜猪肉安全溯源关键技术研究”等多项科研项目。
4)南京农业大学成功申报农业部畜产品加工重点开放实验室,并立项建设。我会团体会员单位江苏省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成功申报了“基于冷链技术的高品质调理肉品研发及产业化”的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
5)由南京农业大学、苏州森瑞保鲜设备有限公司江苏省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雨润食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东北农业大学等共同完成的“生鲜食品气调保鲜包装技术及装备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应用”项目,获2011年“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6)周光宏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冷却猪肉质量安全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研究”项目,在由国家教育部主办,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承办的2011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会上,获优秀展品二等奖。
7)团体委员单位-江苏省食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生猪适度规模高效养殖技术集成与推广”项目成果获得了2011年度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三等奖。
8)周光宏教授和徐幸莲教授团队的948重点滚动项目“肉品加工与质量控制技术引进、创新研究与产业化示范(2006-G35)”,于2011年12月份通过了了农业部专家组的验收,该项目的实施推动了行业科技创新和企业品牌建设。
4.制定行业标准、规范标准体系建设
1)11月份,由本专业委员会成员牵头制定的《UNECE鹅肉标准》(英文名《UNECE Standards for Goose Meat – carcasses and parts》)在联合国(UNECE)第67届农产品质量标准工作会议上正式被采用,成为了一项新的国际标准。《UNECE鹅肉标准》由本研究会会长周光宏教授团队牵头起草,美国、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波兰等近10个国家的相关机构和国内多家禽类加工企业参加了标准的编写和完善。该标准的出台不仅反映了我国在国际肉类产业上的重要地位,而且使该学校在国际肉品质量安全领域的影响日益突出。
2)南京农业大学徐幸莲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质标所汤晓艳副研究员等在2009年和2010年标准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完善确定了鸡肉质量安全标准数据库结构,按照设计结构,系统收集整理各级技术标准672条,并录入数据库,上传标准信息文本579个,标准数据库建设为肉鸡生产加工企业提供了权威可靠的标准化生产加工技术法规依据;同时本年度本委员会成员更新了肉类品质数据库,增加了科研人才数据库、研发了平台数据库、科研项目数据库、科研论文数据库、肉类加工企业数据库、化学污染物标准等,新增信息2万多条;
3)周光宏教授、徐幸莲教授、李春保副教授等委员经过系统研究建立了猪肉剪切力、肉色、pH、持水力和感官品质评价的方法和规范,正在起草一项农业行业标准,并申报了专利一项。
5.加强科技培训和成果推广
本专业委员会成员
1)11月18-21日,南京农业大学组织举办了“肉品加工技术第二期高层培训班”、来自雨润集团、南通玉兔集团、河南大用集团、山东六和集团、山东诸城外贸、江苏悦达禽业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唐人神肉制品有限公司等15家肉制品加工企业的技术总监和研发人员以及福建农林大学、河南科技学院、延边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院校的老师共计50余名学员参加了本次培训班。通过此次培训,学员们对肉品安全控制与相关法律法规、肉品企业管理、肉品加工技术与产品研发(尤其是熏煮火腿加工技术)等方面有了系统的了解,同时也为学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互动平台。
2)12月9-11日,周光宏教授、徐幸莲教授、李春保副教授等委员会成员举办“猪肉品质评价培训班”,来自全国肉品生产企业和肉品科研高校的50余名学员参加了培训。通过互动式的教学、实践和技能考核,学员们掌握了一套猪肉品质评价标准方法,对指导生猪生产和猪肉加工具有重要意义。
3)7月18-19日,周光宏教授、徐幸莲教授和刘登勇博士组织举办了“预测微生物学与食品安全(国际)培训班”,来自全国的10余家科研院校及企业集团的近50名学者、技术骨干和研究生参加了培训。培训班邀请到国际预测微生物学领域知名专家、美国农业部东部地区研究中心的黄立汉博士和黄庆安博士担任主讲教师。培训班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我国食品预测微生物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同时也为我国食品安全控制领域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方法。
6.著书立说,与教书育人
此外,在人才培养、团队建设、重大平台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2012年工作计划
1.紧紧围绕国家的需求、产业的需求,积极投身解决行业发展所需要的重大核心技术,加强广泛的团结和协作,积极承担行业领域的大课题、大项目,走在行业科技发展的前列,引领行业科技发展。
2.组织筹备“第十届中国肉类科技大会”,根据第九届中国肉类科技大会上的竞选,由河南农业大学承办此次会议。
3.组织实施好“公益性行业科技专项”等科研课题研究工作。
4.加强国际交流,组织参加在加拿大召开的第58届国际肉类科技大会。
5.继续做好个人会员和团体会员的发展工作。
6.举办若干期肉品加工新技术或新产品加工培训班,培训肉品加工产业技术人员。同时继续为肉类企业提供信息和技术咨询、项目论证、新产品研制等工作,加强科技成果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