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期会讯
第99期会讯
第98期会讯
第97期会讯
第96期会讯
第95期会讯
第94期会讯
第93期会讯
第92期会讯
第91期会讯
第90期会讯
第89期会讯
第88期会讯
第87期会讯
第86期会讯
第85期会讯
第84期会讯
第83期会讯
第82期会讯
第81期会讯
第80期会讯
第79期会讯
第78期会讯
第77期会讯
第76期会讯
第75期会讯
第74期会讯
第73期会讯
第72期会讯
第71期会讯
第70期会讯
第69期会讯
第68期会讯
第67期会讯
第66期会讯
《中国奶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报告》首次发布
时间:2016-04-13 来源:新华网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创新团队发布2015年度《中国奶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进口液态奶UHT灭菌奶(俗称常温奶)的糠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国产UHT灭菌奶,存在过度加热、添加复原乳风险。为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健康和利益,专家建议加强对进口液态奶质量的风险评估研究,消费者需理性消费。
进口常温奶中糠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国产品牌
糠氨酸是牛奶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副产物,热加工程度越强,糠氨酸含量越高。在国际上,把糠氨酸含量作为反映牛奶热加工程度的一个敏感指标。糠氨酸含量过高,表明牛奶中乳球蛋白等生物活性物质损失严重,消费者喝到的不是优质牛奶。
据国内外文献数据显示,生鲜乳中糠氨酸(Furosine)含量微乎其微,约为每
《报告》汇集了2015年我国南北方23个城市的巴氏杀菌奶、常温奶和部分调制奶等液态奶的调研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12批次国产常温奶中糠氨酸的平均值为每
根据风险评估的研究结果判断,46批次进口UHT灭菌奶样品中,81.8%属于正常UHT灭菌奶,18.2%属于过热加工UHT灭菌奶。4个批次进口品牌巴氏杀菌奶中,2批次为正常巴氏杀菌奶,1批次添加了复原乳,1个品牌批次为非巴氏杀菌奶却使用了巴氏杀菌奶的外包装。
国际奶业竞争日趋激烈
2008年婴幼儿奶粉事件后,我国消费者对国产奶制品的质量安全信心下降,热衷购买进口奶制品。近几年,除了奶粉外,国外液态奶也大量涌入我国市场。
据国际乳品联合会(IDF)预测,2016年全球奶类产量将持续增长,国际生鲜乳及奶制品低价竞争仍将比较激烈。我国生鲜乳生产和奶制品加工依然面临较大压力。
《报告》显示,在2014年进口的193.39万吨奶制品中,有32.89万吨液态奶(含酸奶)、92.34万吨大包奶粉(包括全脂、脱脂)、12.14万吨婴幼儿配方奶粉、0.92万吨炼乳、6.60万吨奶酪、8.04万吨黄油和40.47万吨乳清粉。
2015年奶制品合格率99.5%
奶制品质量安全事关公众健康、国计民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数据显示,2015年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合格食品166769批次, 不合格食品5541批次,合格率96.8%,不合格率3.2%。奶制品中合格产品9306批次,不合格产品44批次,合格率99.5%,不合格率 0.5%。奶制品不合格比例远低于整个食品的不合格比例,是名副其实的安全食品。
欧盟官方的食品与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SFF)2013年年度报告中,食品不合格通报3137起,其中奶产品相关43起,占 1.4%;2014年年度报告中,食品不合格通报3097起,其中奶产品相关66起,占2.1%。2015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报告显示,我国不合格食品5541批次,其中不合格奶产品44批次,不合格奶产品仅占不合格食品的0.8%。
资料显示,农业部连续7年实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三聚氰胺等违禁添加物抽检合格率保持在100%,规模牧场生鲜乳的乳蛋白、乳脂肪含量均大幅高于国家标准。近年来,我国多个乳品企业的多款产品在国际奶制品质量评比中获奖,或通过国际权威机构认证。这些充分说明,我们乳制品生产企业完全有能力生产出安全优质的奶制品。
《报告》显示,2008年至2015年,奶制品加工量和消费量年均递增率均在6.0%以上,远高于生鲜乳产量年均递增0.8%的速度,主要原因为奶制品进口量增加,为加工业提供了额外的原料。
据统计,2015年奶制品加工量2761.1万吨(预计数),比前一年2651.8万吨增长4.1%;奶制品净消费量2919.6万吨(预计数),比2014年2829.1万吨增长3.2%。
![](https://www.caapp.com/huixun/UploadFiles_7988/201604/201604131612504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