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期会讯
第99期会讯
第98期会讯
第97期会讯
第96期会讯
第95期会讯
第94期会讯
第93期会讯
第92期会讯
第91期会讯
第90期会讯
第89期会讯
第88期会讯
第87期会讯
第86期会讯
第85期会讯
第84期会讯
第83期会讯
第82期会讯
第81期会讯
第80期会讯
第79期会讯
第78期会讯
第77期会讯
第76期会讯
第75期会讯
第74期会讯
第73期会讯
第72期会讯
第71期会讯
第70期会讯
第69期会讯
第68期会讯
第67期会讯
第66期会讯
中国肉鸭产业后势强劲
时间:2011-10-12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来自中国畜牧业协会报告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的白羽肉鸭祖代存栏量从2009年的36.8万套增加到2010年的41.33万套,增加了13.3%。据此推算,商品代白羽肉鸭理论出栏量将达到24.5亿只左右。中国肉鸭市场呈现“先抑后扬”的发展态势,潜力巨大。
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全球经济逐步回暖,鸭业市场开始复苏。市场长期低迷导致一些种鸭企业为节约生产成本不得不提前淘汰父母代种鸭,造成后期鸭源极度紧张。供给能力的下降也为养鸭业的复苏提供了动力,养殖者补栏积极性大增。同时,自枫叶鸭敲开中国的市场大门后,中国肉种鸭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枫叶鸭和ST5南特鸭进入中国市场与樱桃谷鸭形成竞争,多品种的进入有利于满足我国对瘦肉型鸭消费的市场需求。
另外,鸭肉产品再次敲开了欧盟的大门,也是一大利好。欧盟曾一度关闭了进口中国禽肉产品的大门。直到2008年底,随着中国家禽食品安全的逐步提升,欧盟才再次对我国部分禽肉产品敞开大门。但也是限量非常严格。2010年11月,山东中澳集团生产的40多吨欧式去骨烤鸭运往欧盟,这或许意味着中国肉鸭大批量出口欧洲的开始。
来自龙头企业的调查报告也显示,虽然饲料、人工、运输等成本的上升直接提高了养鸭企业的养殖和经营成本,但鸭产品的销售价格也在增长,而且增速要高于成本的上升。河南华英集团2010年年报显示,虽然养殖成本的增加直接导致经营成本同比上升40%左右,但这并没有妨碍华英产品出现量价齐升的良好经营态势。主要原因是冻鸭、鸭苗、鸭毛、熟食产品的销量与价格均呈增长态势。龙头企业在“高成本”下依然利润可观。可以预见,在生猪产业受高成本影响、疾病风险及价格平抑因素的背景下,肉鸭市场将迎来快速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