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期会讯
第99期会讯
第98期会讯
第97期会讯
第96期会讯
第95期会讯
第94期会讯
第93期会讯
第92期会讯
第91期会讯
第90期会讯
第89期会讯
第88期会讯
第87期会讯
第86期会讯
第85期会讯
第84期会讯
第83期会讯
第82期会讯
第81期会讯
第80期会讯
第79期会讯
第78期会讯
第77期会讯
第76期会讯
第75期会讯
第74期会讯
第73期会讯
第72期会讯
第71期会讯
第70期会讯
第69期会讯
第68期会讯
第67期会讯
第66期会讯
2008年肉品组工作总结与2009年工作计划
时间:2009-01-01 来源:本站原创
一、 2008年肉品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1.项目和研究成果
1)我会团体会员单位江苏省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和南京农业大学联合承担的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苏食冷却肉生产工艺和全程质量控制技术”项目(BA2005009)通过了江苏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验收。项目组研发了雾化喷淋冷却技术、乳酸多栅栏减菌技术、自动激光麻电致昏技术,并研制优化了相关配套设备;研制了碱性脂肪酶型时间-温度品质指示卡、具有自动消毒装置的冷却肉展示柜和暂存柜;建立并完善了冷却肉冷链不间断系统;建立了猪胴体分级标准;形成了冷却肉生产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项目共申报国家专利9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项目形成的苏食冷却肉产品占据了长三角市场的重要地位,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我国尤其是江苏省肉类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蒋爱民教授主持完成的2005年关键领域重点突破招标项目“出口创汇型粤式传统干肉制品加工新技术及产业化”,2008年通过了广东省教育厅主持的成果鉴定,被评价为“研究成果整体国际先进,部分国际领先水平”,并获得“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3)罗永康教授的成果“羊血中功能性蛋白提取分离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获青岛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奖;罗永康教授的“乳清蛋白酶法生产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肽方法”,获国家知识产权专利局发明专利 。
4)南京农业大学主持的国家863计划 “肉品高活性发酵剂制造核心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开发”(2006AA10Z343)中部分成果“强化接种结合内源酶调控生产中式发酵肉制品技术”通过了南京市科技局组织的鉴定。
5)孔保华教授主持的两项科研项目:“冷却猪肉气调包装及抗菌涂膜保鲜技术的研究”(2005哈尔滨市攻关项目)和“冷却猪肉中单增李斯特菌的生长及控制的研究”(哈尔滨市创新人才基金)通过了成果鉴定。
6) 周光宏、罗欣、徐幸莲、彭增起等教授成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周光宏、罗欣、徐幸莲分别担任生猪、肉牛和肉鸡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综合功能室主任。
2 平台建设
1)中美食品安全与质量联合研究中心落户南京农业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和美国农业部根据中美农业及相关领域合作议定书与
2)南京农业大学和雨润集团共建的江苏省肉品加工工程中心研发大楼于九月竣工、十月投入使用。双方在省级工程中心的基础上,组织申报了“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组织的专家可行性论证。此平台的落成,将为开展高水平的肉品科学研究、孵化先进的肉品质量与安全工程技术成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农业部农产品加工中心成立猪肉、牛肉、羊肉等肉品加工分中心,分别设立在中国肉研中心、南京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单位。
4)唐人神集团与湖南农业大学合作成立湖南省肉类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肉类行业标准体系建设
(1)联合国欧盟经济委员会(UN/ECE)肉类标准研讨会在中国南京召开。 来自联合国、欧盟、澳大利亚、美国及国内企业、高校和科研单位的30多名代表围绕国际肉类贸易标准化、肉类加工技术、肉品安全及质量保证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同时国内外专家对南京农业大学牵头制定的,也是我国第一个国际肉类标准《UN/ECE鸭肉标准》进行了进一步审议,并现场参观了鸭肉分割。此次会议受到了江苏教育频道、南京新闻综合频道、南京教科频道、金陵晚报等多家媒体的采访和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反响,外国专家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提议南京农业大学牵头制定另一个禽肉标准《UN/ECE鹅肉标准》。UN/ECE肉类标准研讨会在中国圆满召开,标志着我国肉类产品标准体系的建设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2)南京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标准化研究所等单位,承担了农业部畜牧业司,全国畜牧总站负责具体实施的畜牧业标准体系的研究子项目“肉产品标准体系的研究”。通过收集和分析发达国家和权威机构肉类产业研究领域的标准现状相关的资料并总结其成功做法和经验,分析我国在肉类产业领域标准体系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整个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环节的标准制修订情况和发展需求,提出了肉类产业领域标准体系的重点和实施步骤,初步形成了肉产品标准体系。新的标准体系包括900余条标准,涉及鲜肉、生肉制品和畜禽副产品三大类,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划分产业技术标准体系。整个肉类产业链涉及繁育、饲养、屠宰加工、包装、运输和贮藏等环节。“肉产品标准体系的研究”将于2009年元月份提交专家论证。
(3)我会团体会员单位江苏雨润集团积极开展与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的合作,主导起草并已经发布实施了5项国家标准:GB/T 9695.20-2008《肉与肉制品 锌的测定》、GB 9960-2008《鲜、冻胴体羊肉》、GB/T 17237-2008《畜类屠宰加工通用技术条件》、GB/T12766-2008《动物油脂 熔点测定》、GB/T21735-2008《肉与肉制品物流规范》,同时作为主要成员参与起草了GB/T20940-2008《肉类制品企业良好操作规范》等二项国家标准。另外,主导和参与的GB/T19480《肉与肉制品术语》、SB/T10279《熏煮香肠》、GB2707《鲜(冻)畜肉卫生标准》等十多项国家标准已经进入征求意见、送审、报批阶段。
2008年雨润集团作为全国肉类行业代表第一批加入全国质量监管重点产品检验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74)。同时积极申请承担全国肉禽蛋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畜肉制品分技术委员会的秘书处,2008年9月已在国标委网站上公示。
4、教学工作
肉品专业委员会的老师在重视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同时,加强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积极探索教研教改工作,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辛勤耕耘,成果喜人。
(1)
(2)
(3)郭锡铎编著的《肉类产品概念设计》经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我会团体会员单位:5、其他
(1)2008年共发展团体会员6个,个人会员22名。
(2)肉品专业员会专
(3)针对近期发生的三聚氰胺乳品、三聚氰胺蛋品等畜产食品安全问题,肉品专业委员会组织人员对南京市场上的22个品牌的鲜肉和肉制品产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ELISA法对比检测三聚氰胺,旨在为政府的决策提供依据,为肉类产业可持续发展尽一份力量。
[NextPage]
二、2009年肉品专业委员会工作计划
1.组织筹备“第七届中国肉类科技大会”,根据第五届理事会决定,由西南大学承办此次会议。
2.继续做好个人会员和团体会员的发展工作。
3. 开展建立肉与肉制品工艺标准与品质数据库、屠宰与加工企业及其产品资料库以及屠宰与加工设备档案等方面工作,为肉类企业提供信息和技术咨询、项目论证、新产品研制、技术等工作,加强科技成果推广。
4.组织参加09年在丹麦召开的第55届国际肉类科技大会。
5. 积极配合好研究会秘书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