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中国乳业科技大会在呼和浩特盛大开幕

时间:2021-08-03 来源:

7月23日,由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和内蒙古农业大学联合举办的“2021第九届中国乳业科技大会”在敕勒川草原千人会议中心开幕,来自中国工程院、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等行业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汇聚一堂,共谋乳业发展大计。《呼和浩特市以乳业为核心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同时发布。

3.jpg
2021第九届中国乳业科技大会开幕式现场

      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莉霞,自治区副主席艾丽华出席,市委副书记、市长、和林格尔新区党工委书记贺海东致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常培忠出席。

4.jpg

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莉霞,自治区副主席艾丽华出席会议


5.jpg
市委副书记、市长、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党工委书记贺海东致辞

      开幕式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程民主持,市领导王浩雷、吴文明出席,市政府党组成员徐守冀发布《呼和浩特市以乳业为核心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6.jpg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程民主持大会开幕式


7.jpg


市政府党组成员徐守冀发布《呼和浩特市以乳业为核心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工业大学教授朱蓓薇,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邵薇,蒙牛集团总裁卢敏放及伊利集团相关负责同志等出席。


      贺海东在致辞中说,近年来,呼和浩特坚持把乳业作为首府高质量发展的头号产业,举全市之力打造“千亿级乳产业集群”,乳业呈现出创新引领水平高、产业集群规模大、产业发展结构优、绿色发展生态美四个突出特点,“中国乳都”正向着“世界乳都”昂首迈进。呼和浩特真诚希望与各位科学家们心手相牵,以此次乳业科技大会为起点,搭建起科技与产业的桥梁,迎来更多领域、更深层次的广泛合作,全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首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努力为中国乳业向更广、更深、更高水平发展作出呼和浩特贡献!


      邵薇在致辞中表示,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愿意同大家一道,凝聚行业力量,把工作落到实处,让科技真正落脚到乳业的高质量发展中去,开启科技振兴乳业的新征程。


8.jpg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邵薇致辞

      内蒙古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王万义在开幕式上讲话时表示,学校将进一步聚焦新趋势新要求,通过强化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驱动,更好支撑和引领自治区乳业发展。

9.jpg
内蒙古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王万义致辞

      卢敏放在会上说,作为诞生、成长在大草原的民族乳企,“十四五”期间,蒙牛将在集中、集聚、集约上下功夫,建好“中国乳业产业园”、“全球乳业人才培训中心”和“乳业交易中心”,为中国乳业抢占“标准科研、智能制造、交易平台、组织人才”四大高地,助力呼和浩特打造“中国乳都”升级版,助力自治区率先实现奶业振兴,助力中国乳业加速做优做强、闪耀世界。


10.jpg
蒙牛集团总裁卢敏放致辞

      开幕式上,呼和浩特市科技局与内蒙古农业大学签署了共建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联合重点实验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11.jpg
签约仪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工业大学教授朱蓓薇作了题为“把握新时代做好双循环,推动中国食品产业的创新与发展”主旨演讲;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作题为“植物乳杆菌的生理及功能研究进展”的主旨演讲;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长江学者、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张和平作题为“益生乳酸菌—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主旨演讲。


12.jpg

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工业大学教授朱蓓薇作报告

13.jpg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作报告

14.jpg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长江学者、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张和平作报告

      《呼和浩特市以乳业为核心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呼和浩特将打造打造千亿级乳业全产业链,到2023年,日处理鲜牛奶1万吨以上,日处理鲜羊奶600吨以上,乳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200亿元;打造百万级生猪全产业链,到2023年实现年出栏育肥猪100万头,屠宰加工单班年产能100万头;打造百万级玉米全产业链,到2023年,全市玉米转化加工能力达到35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40亿元;打造百万级马铃薯全产业链,到2023年建成100万亩优质马铃薯种植优势区;打造百万级杂粮、油料全产业链,到2023年,杂粮、油料产业实现销售收入8亿元;打造百万级肉类全产业链,到2023年,肉牛存栏达到10万头,肉羊存栏300万只,驴存栏2万头以上。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