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期会讯
第99期会讯
第98期会讯
第97期会讯
第96期会讯
第95期会讯
第94期会讯
第93期会讯
第92期会讯
第91期会讯
第90期会讯
第89期会讯
第88期会讯
第87期会讯
第86期会讯
第85期会讯
第84期会讯
第83期会讯
第82期会讯
第81期会讯
第80期会讯
第79期会讯
第78期会讯
第77期会讯
第76期会讯
第75期会讯
第74期会讯
第73期会讯
第72期会讯
第71期会讯
第70期会讯
第69期会讯
第68期会讯
第67期会讯
第66期会讯
“假羊肉”冲击消费信心 中国重拳监管食品安全
时间:2013-08-16 来源:本站原创
13日召开的国务院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掺假羊肉和毒生姜问题表示,一定要高度重视、严格监管,严厉打击,重拳方有效、重典才治乱,决不能再出现奶粉那样的信任危机。
此间专家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这表明,对食品安全领域的违法现象,政府将保持高压态势,加大监管力度,纠正市场失灵和恶性竞争,恢复消费者信心。
近日,媒体曝光"掺假羊肉"的原料涉及狐狸、水貂、老鼠等未经检验检疫的动物肉制品,随后,更传出掺假的羊肉产品可能流入了小肥羊、傣妹、品尚豆捞等知名火锅店的消息,让不少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再受打击。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多发,既包括养殖业大环境的原因,也包括人为违规使用添加剂,抗生素等原因。以此次曝出的"掺假羊肉"为例,涉及食品加工的多个环节,肉类产自山东,加工在江苏,成品销往上海,食品加工企业很容易逃避监管,隐蔽生产,最终欺诈消费者。
回顾2008年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造成的国产乳业危机,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这一事件教训深刻,它表明,面对中国不同地域、不同层面的市场,质检,工商和农业主管部门应当形成合力,在市场失灵和恶性竞争的情况下,政府“该管的还是要管”。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事关政府公信力建设,从国家层面加大监管力度,就要从源头开始,在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加强执法,避免廉价无序竞争扰乱市场。